一、中國文字學會(以下簡稱「本會」)為表彰優秀青年學人,特
訂定「中國文字學會優秀青年學人獎」(以下簡稱「本獎」)
設置辦法。
二、本獎每年給獎一名,於該學年度本會與各大學或學術機構合辦
之「文字學研討會」入選論文中評選之。
三、凡本會會員,其論文摘要經評選委員會審查,入選為當屆「文
字學研討會」論文發表人,且同時兼具下列二項資格者,為本
獎之候選人。
(一)實際年齡在四十歲以下,(含四十歲。以身分證登記日期為
準,並以該學年度之終止日為迄算日。)
(二)未有教職,或已有教職而該學年度其職級在副教授以下。
(含副教授。任職於學術、文化機構者,其職級資格由本獎之
評選委員會依一般通例認定。)
四、凡獲獎者,由本會致贈獎狀一張、獎牌一座,並於該學年度之
「文字學研討會」中,公開頒獎表揚。
五、本獎之評選,由「評選委員會」為之。評選委員會由本會理事
長聘請評選委員五至七人組成,理事長為當然委員兼召集人。
評選委員會每年改組一次。
六、評選委員會除就該年度「文字學研討會」籌備會提供之候選人
資格進行審查外,並就候選人之論文內容及於研討會中宣讀該
論文時之表現進行評審。其各項評分標準與評審程序由該學年
度之評選委員會集會議定,並於給獎時一併公佈。
七、本獎之設置辦法需經本會會員大會通過後方得施行,修改時同。
歷屆優秀青年學人得獎名單
第一屆:
- 李淑萍:〈《康熙字典》解義釋例〉,第十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1999.4.24~25)
- 袁國華:〈《郭店楚墓竹簡.五行》「(辵度)」字考釋〉,第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臺南師範學院,2000.10.21~10.22)
- 柯明傑:〈《說文通訓定聲》「或曰」淺析〉,第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銘傳大學,2001.3.14~3.15)
- 游國慶:〈銅器銘文中的「同銘異範」及其類別與價值之探究──以故宮所藏西周金文為例〉,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學術研討會(花蓮師範學院,2002.4.24~4.25)
- 何樹環:〈釋《莊子.應帝王》中的「帠」〉,第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中山大學,2003.3.29~3.30)
- 巫俊勳:〈從細明體與標楷體之筆畫差異論標準國字之規範與書寫〉,第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輔仁大學,2004.4.17~4.18)
- 許文獻:〈《說文》古文之來源與性質再探──對王國維「戰國時秦用籀文,六國用古文說」之幾項修正意見〉,第十六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高雄師範大學,2005.4.29~4.30)
- 高佑仁:〈《曹沫之陣》簡「沒身就世」釋讀〉,第十七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2006.5.20~5.21)
- 林宏明:〈殷墟甲骨研究札記〉,第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輔仁大學,2007.5.19~5.20)
- 蘇建洲:〈楚簡「刖」字及相關諸字考釋〉,第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全國學術研討會(嘉南藥理科技大學,2008.5.24~5.25)
- 魏慈德:〈上博楚簡一字通讀為多字例探析〉,第二十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中山大學,2009.5.1~5.2)
- 蔡忠霖:〈論字樣書序跋所見的唐代官方文字政策〉,第二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東吳大學,2010.4.30~5.1)
- 余風:〈《說文解字》地理通名字探析〉,第二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2011.4.29~4.30)
- 陳嘉凌:〈《楚帛書.甲篇》神話人物考釋及分析〉,第二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2011.4.29~4.30)
- 馬嘉賢:〈清華簡《祭公之顧命》考釋三則〉,第二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靜宜大學,2012.6.1~6.2)
- 胡雲鳳:〈兩岸現代形聲字形符研究評述-兼以形符「心」為例探討正體字形符的表意能力〉,第二十四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中正大學,2013.5.3~5.4)
- 鄒濬智:〈北京清華大學藏簡〈保訓〉偏真偽論爭評議—兼論筆跡鑑識在竹簡辨偽工作中的侷限性和可用性〉,第二十五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中國文化大學,2014.5.16~5.17)
- 翁敏修:〈《永樂大典》所引小學書三種考略〉,第二十六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2015.5.29~5.30)
- 高榮鴻:〈《清華叁.說命(上)》釋讀與初步研究〉,第二十六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逢甲大學,2015.5.29~5.30)
- 連蔚勤:〈隋至唐代前期刻石篆形探析〉,第二十七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臺中教育大學,2016.5.13~5.14)
- 錢唯真:〈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變異句型研究─省文〉,第二十八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台灣大學,2017.5.12~5.13)
- 鍾哲宇:〈張舜徽《說文解字約注》引用甲骨金文考訂《說文》之商兌〉,第二十九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中央大學,2018.5.18~5.19)
- 金宇祥:〈《清華柒‧子犯子餘》新研〉,第三十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成功大學,2019.5.24~5.25)〉
- 呂佩珊〈楚簡「疾」字用例初探〉,第三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慈濟大學,2020.12.18~19)
- 左家綸〈甲骨文字 字形用法考辨〉,第三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國立台北教育大學,2021.05.21~22)
- 黃庭頎〈兩周金文「某某是某」句式研究〉,第三十三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(輔仁大學,2022.05.28~29)
- 從缺